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
杂志订阅

京东搅局外卖市场,前景如何?

2025-04-21 09:16
文本设置
小号
默认
大号
Plus(0条)
京东今日发布《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》。信中称,近期竞对平台对兼职外卖骑手强迫“二选一”的行为,事发突然,导致京东平台部分外卖订单延迟,造成了不良用户体验。自今日起,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的外卖订单,京东全部免单。京东还宣称,加大全职骑手招聘力度,未来三个月将招聘名额由五万名提高到十万名,对兼职骑手永不强迫“二选一”。 | 相关阅读(华尔街见闻)
56
静香

静香

制造欢笑

最近舆论场上一大乐子就是看美团和京东掐架,双方现在你来我往不亦乐乎。京东用给骑手交社保来逼着美团跟上,美团这就开始阴阳京东回款慢。这一回合,京东干脆开始搞超时免单,主打一个效率比美团更高、更快。要知道前几年美团因为那篇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里的文章,曾经花了很大力气去改革美团外卖卷速度的问题,为的就是不让舆论批评自己不拿骑手当人。现在好了,刚刚改了,现在又来一个京东开始卷速度。这真的是让美团左右不是人了。

6
raxwang

raxwang

有点旧上海的味道。

22
柏文喜

柏文喜

中企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

算法囚徒与尊严革命:京东美团外卖大战背后的零工经济重构之路

一、效率与伦理的二次撕裂:从"困在系统"到"困在竞争"

2025年4月21日,京东外卖抛出"超时20分钟免单"政策,犹如一颗深水炸弹震荡整个即时配送行业。这既是平台经济时代效率竞赛的再升级,也是零工经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转折点。当消费者为免单政策欢呼时,骑手群体却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生存博弈——从美团算法系统的"时间囚徒"转变为平台竞争中的"制度难民"。

回溯2021年《外卖骑手,困在系统里》引发的舆论海啸,美团曾被迫调整算法机制,将预估送达时间从"最迟时间"改为"时间段",增设8分钟弹性缓冲。这些改良措施在2023年骑手防疲劳机制上线后达到顶峰,平台通过"8小时提醒+12小时强制下线"的组合拳,试图平衡效率与安全。然而京东的入局彻底打破了这种脆弱平衡:当美团骑手日均工作时长被压缩至5-6小时,京东却以"免单承诺"倒逼配送时效极限,迫使骑手在收入保障与劳动强度之间重新抉择。

这场竞争的本质,是两种产业逻辑的正面碰撞。美团代表的传统模式依赖算法优化实现规模效应,其2024年财报显示即时配送业务毛利率达28.7%,骑手成本占比67%;京东则依托自营物流体系,将技术投入占比提升至35%,通过无人机、自动配送车等创新将人力成本压缩至58%。这种差异投射到劳动者端,形成了"算法压榨"与"制度关怀"的撕裂叙事——当美团骑手仍在暴雨中闯红灯时,京东骑手已享有五险一金和子女教育基金。

二、福利博弈:从"外包陷阱"到"社保军备竞赛"

京东掀起的这场"尊严革命",本质是零工经济劳动者身份重构的破冰尝试。2025年2月,京东率先宣布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,三天内迫使美团跟进社保计划,这场突如其来的"福利军备竞赛"揭开了行业潜规则的最后遮羞布。数据显示,两大平台此举直接惠及超百万骑手,其中82万稳定从业者首次获得完整社会保障。这种变革的深层意义在于,它将零工经济从"劳动力蓄水池"升级为"正规就业渠道",为3亿灵活就业群体提供了制度转型样本。

但这场革命的局限性同样显著。京东承诺的"永不二选一"政策,在实操中演变为对兼职骑手的变相驱逐——当平台为全职骑手提供收入兜底时,多平台接单的自由度反而成为收入天花板。美团的反击策略更具迷惑性:其推出的"骑手友好社区"和防疲劳机制,本质是通过柔性管理缓解制度性矛盾,却回避了劳动者身份认定的核心问题。这种博弈造就了吊诡的现象:当京东骑手在社交媒体晒出社保缴纳记录时,美团骑手仍在讨论如何突破12小时接单限制。

三、垄断迷局与生态重构:万亿市场的生死时速

即时零售市场的膨胀速度,让这场竞争演变为生存之战。商务部数据显示,2023年即时电商规模突破2万亿,35岁以下用户占比72%,这个年轻化、高频次的消费市场正在重构商业版图。京东的凶猛攻势背后,是其对"三公里生活圈"的战略图谋——通过高频外卖订单培养用户习惯,进而渗透3C数码、生鲜等高毛利品类。而美团闪购1800万日单量的成绩单,则暴露了其"送万物"的野心,双方在仓储网络、商家资源、用户心智等维度展开全方位对抗。

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在于,它正在摧毁传统的外卖生态平衡。京东的"5%净利润上限"承诺,直接冲击美团30%的商家抽成体系,迫使中小商家在"零佣金诱惑"与"流量依赖"之间艰难抉择。而骑手群体的分化更为剧烈:当京东通过"双职工计划"构建家庭收入安全网时,美团骑手仍在为跨平台接单的"永久封号"威胁焦虑。这种生态撕裂最终传导至消费者端,形成"9.9元水饺狂欢"与"幽灵外卖担忧"并存的魔幻现实。

四、技术迷思与人性之光:配送革命的终极拷问

在这场效率革命中,技术既是救赎之刃,也是异化之源。京东引以为傲的智能履约系统,通过实时路况分析和骑手状态监测,将超时率控制在2.5%以内。但这种精密算法的另一面,是将劳动者转化为数据流中的节点——当系统能提前15分钟预判超时风险时,骑手的生理极限也被精确计算为可消耗资源。美团的反制策略更具哲学意味:其推出的"防疲劳机制"试图在算法中注入人性温度,但这种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,终究难掩资本增殖的原始冲动。

值得玩味的是,这场竞争意外推动了零工经济的范式转移。京东设立的"骑士子女教育基金"和美团的"职业伤害保障计划",虽然形式迥异,却共同指向劳动者社会身份的重新确认。当李国庆在直播间为骑手维权,当钟睒睒转发刘雯的"阴阳道歉"视频,公众意识正在觉醒:所谓"即时配送",不应该建立在对人的物化之上。

五、未来图景:在囚徒困境中寻找帕累托最优

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,这场战争没有简单的胜负判定。对消费者而言,补贴狂欢终将退潮,真正留存的是服务体验的重构;对骑手群体,社会保障的覆盖只是起点,职业尊严的建立才是终极命题;对行业而言,则需要建立跨平台的劳动者权益协商机制,避免陷入"囚徒困境"。

或许正如刘强东在内部讲话中强调的"三毛五理论",商业竞争的终极价值不在于利润攫取,而在于社会总效用的提升。当京东骑手开始讨论子女教育基金的使用规划,当美团站长学习如何运营"骑手友好社区",我们依稀看见零工经济进化的可能路径——那个曾被算法异化的配送员,正在资本的裂隙中重获人的主体性。

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终将在制度完善与技术伦理的共振中,书写出中国平台经济发展的新范式。而当某天清晨,骑手们不再为超时罚单焦虑,可以从容等待红灯变绿时,我们或许能说:这场始于商业竞争的战役,最终赢得了人性的胜利。

6
Joy_No.222

Joy_No.222

百年环球智慧 赋能当代中国

动不动就搞“二选一”,商业帝国果然是用策略建立的!

评论

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

请打开财富Plus APP

前往打开
Baidu
map